“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老友”分享:以诵读为媒,找到更多传统文化同路人
央广网广州8月13日消息“通过‘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我看到了许多热爱传统文化并愿意将其传承下去的人。”8月10日,“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广州站暨白云专场海选在白云区益民艺术馆举行,活动主持人陈颖慧如是说。本次海选,不少第一季“老友”前来参加,他们与“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有什么样的羁绊与故事?
从选手到主持人,她看到了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与执念
陈颖慧是去年大学组的参赛选手,她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决赛,最终获得全国总展演一等奖。
“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全国总展演一等奖获得者陈颖慧(央广网记者官文清摄)
在陈颖慧看来,“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是桥梁般的存在,它以朗诵为名,将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年龄的人连接在一起,让彼此在这里相识、互赏、学习。“去年在全国总展演现场,我居然遇到了老家的一些朋友,这种缘分很奇妙。”陈颖慧分享了她参加“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时的“小插曲”,“我们舞台上是竞争对手、生活里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互相激励又惺惺相惜的感受,是我通过诵读大会获得的难得体验。”
今年,她成了“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广州站暨白云专场海选的主持人,“接到主办方邀约的时候,我感觉很荣幸。去年作为选手已经感受到了大会的魅力,因此也更期待这次以主持人的角色参与活动,能感受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从选手到主持人,身份的转变给陈颖慧带来了心态与视角的转变。“之前作为参赛选手,我的视野是比较局限的,主要感受到的是我个人与经典、与朗诵之间的联结。”陈颖慧说道,“这次作为主持人,我跳出个人的立场,去看不同年龄段选手的演绎,能体会到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与执念。”
熔古铸今,用声音唱响经典。这是“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的主题,陈颖慧对此深有体会,“活动的主题很明确,让我们这些热爱传统文化、也热爱诵读的人,得以用声音去雕刻经典,不再让文字只停留在纸上。通过诵读,选手的热爱得以抒发,才华得以施展,经典作品也得以声动复现,这是让我很感动的一点。”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他热爱并传承着传统文化与诵读的魅力
和陈颖慧一样,年过七十的解维文也是第二次“赴约”。解维文是“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广东站乐龄组一等奖获得者。台上的他,慷慨激昂、尽情释放,对经典作品进行着生动的演绎;台下的他,转变身份,成为“老师”,耐心地对小选手进行指导。
出身于曲艺之家的解维文,对传统文化有着极深的眷恋,也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去年,他看到“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启动的消息后,报名、备赛、参赛,一气呵成。今年,“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启动后,他不仅再次报名,还带了自己的学生一起来参加。
“去年参赛的时候,我就感觉平台很好。”解维文说,“所以今年我又来了,希望在这个舞台上继续表达自己的热爱,也希望让我的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得到锻炼与进步。”
解维文与他的外孙一起参赛(央广网见习记者郑少纯摄)
值得一提的是,解维文的外孙此次也与他一起参演,祖孙同台,共诵经典。“希望通过这个活动给我外孙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也给我们之间写下一段难忘的故事。”
解维文通过大会,也看到了更多年轻人的出色表现,“在这里,我不仅可以表达热爱,也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诵读的技艺,学无止境,这是对我来说很宝贵的一点。”
采访中,陈颖慧和解维文不约而同地表示,希望“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持续举办下去,影响更多的诵读爱好者,续写与传统文化、与诵读的故事。此次“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二季)广州站暨白云专场海选,也吸引了近两百名从广州各区及周边城市赶来的不同年龄段的选手,参加萌新组、小学组、中学组、大学组和乐龄组。选手们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水平的表现,获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记者官文清 见习记者郑少纯 实习生姚虹 刘雨涵)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