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第一大省,终于“翻盘”了

区域竞争,正在进行时。

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披露,而第一个公布省份数据的不是粤苏鲁浙,也不是声势日隆的川渝,而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

前三季度,河南GDP总量达47882亿元,同比增长5.0%,不仅跑赢全国增速,而且相比上半年逆势增长0.1个百分点。

要知道,今年以来,河南一直处于舆论漩涡,先后丢掉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中部外贸第一大省之位。

先是年度GDP终核数据被调减3100亿元,导致经济总量被四川赶超,维持10多年的第五大省之位罕见易主。

接着又遭因苹果产业链全球大调整,导致手机出口遭遇冲击,外贸总额被安徽赶超。

如今,经历了转型阵痛的河南,正在借助中部崛起、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夺回失去的一切。

作为经济大省,河南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一道,成为勇挑大梁的存在。

而要挑起大梁,经济的高增长是第一位的,而能否在产业转型升级上走在前列,更为关键。

01

河南经济,“挤水分”结束了?

今年前三季度,河南GDP总量为47881亿元,而去年同期(初核)为47785万亿,名义增量为96亿元。

同期,四川GDP总量为45441亿,相比去年同期的43387亿大幅增长,但季度GDP不及河南。

中西部第一大省,终于“翻盘”了-第1张-新闻-青岛传媒有限公司

可见,河南名义GDP已再次超过四川,全年有望夺回第五大省之位。

河南名义GDP增长已经转正,意味着基本摆脱去年终核GDP数据“挤水分”带来的影响。

这一数字看起来不多,与其他经济大省动辄2000多亿的增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但不能忽视GDP调整的影响。

GDP分为初核、终核数据,每隔5年还有一次经济普查,由于统计资料完整性不同,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今年年初,河南官方表示,下调2022年GDP终核数据,从最初的61345亿元调整为58220亿元,进而导致2023年GDP随之而调减。

这背后究竟是统计差异,还是经济普查之年“挤水分”的常规操作,抑或其他原因,暂时存而不论。

如果按照初核数据,河南今年前三季度名义GDP刚刚转正;

而如果以去年同期的终核数据来看(暂未发布),河南名义GDP增量至少在千亿以上。

中西部第一大省,终于“翻盘”了-第2张-新闻-青岛传媒有限公司

退一步讲,即使不考虑经济数据终核调整的因素,今年河南经济开始恢复正常的增长态势,则是不争的事实。

今年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布之年,河南已经预先“支取”了普查数据,而部分省份仍旧悬而未决。

换言之,经过一轮大调整,河南经济数据“含金量”开始上升,其他省份仍要等待最终考验。

02

河南经济反弹,究竟靠的是什么?

统计口径只是短期波动因子,真正影响一地经济起落的还是产业。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衰退则经济难以独善其身,这是颠扑不破的经济原理。

过去一段时间,河南经济的巨大波动,就在于以富士康为主力的手机制造业,遭遇地缘冲突、经贸摩擦和全球产业大转移的冲击。

今年年初,河南手机出口一度大幅腰斩。不过到了1-8月,降幅进一步缩小到32.9%,但影响仍不容低估。

幸运的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当电子产业遭遇冲击之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形成一定的对冲、补位效应。

从最新数据来看,河南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来自制造业,而汽车及零部件业又是最大的增长主力。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河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同比增长29.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8.9%。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的外贸增速也连续三个月转正,其中“新三样”出口78亿元,同比增长11.4%,而出口电动汽车51.7亿元,更是增长67.3%。

就在今年年中,富士康宣布再次投资河南,打破此前甚嚣尘上的“出走”传闻。

当然,这一投资,针对的是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数字医疗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额,而非手机代工等电子信息制造业。

对此,河南也再次喊话,“希望富士康坚定投资河南信心”,希望富士康“进一步扩大在豫产业布局”。

中西部第一大省,终于“翻盘”了-第3张-新闻-青岛传媒有限公司

富士康“押注”河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是偶然。

事实上,河南正在迎来一批新能源产业龙头落户。

去年底,比亚迪在全国面积最大、产能最高的整车生产基地在郑州投产,带动郑州跻身新能源汽车十强城市之列。

根据当地报道,预计2024年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70万辆,而2025年的目标是150万辆。

中西部第一大省,终于“翻盘”了-第4张-新闻-青岛传媒有限公司

今年7月,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电池工厂投产,同时二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合计投资超过300亿元,合计规划产能达到90GWh,位列国内第一梯队。

再加上河南已有的宇通、上汽、一汽等整车制造厂,河南正在成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弄潮儿。

目前,河南已将新能源汽车纳入重点培育的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奋力建设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根据规划,到2025年,河南省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产量规模进入全国前三位,产业规模迈上万亿级台阶。

一旦稳住手机制造业,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河南经济将会迎来新的高增长态势。

03

河南,能否夺回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之位?

自本世纪以来,河南一直都是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无论GDP、工业还是外贸,都稳居中部首位。

中西部第一大省,终于“翻盘”了-第5张-新闻-青岛传媒有限公司

然而,经济普查与产业博弈带来的双重冲击,加上西部地区一系列政策加持带来的增长红利,河南的领先优势开始受到挑战。

面向未来,河南靠什么再次突围,靠什么守住第五大省之位?

其一,新一轮产业大转移,中西部地区受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与倾斜,这是河南等中西部省份的共同机遇。

日前,国家层面印发文件,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

这背后,既是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考虑,也是成本压力之下产业正常的市场化转移,同样不乏“国家战略腹地”、“关键产业备份”等政策的直接加持。

有论者将之解读为“川渝新三线建设”,将国家战略腹地定位为四川一省,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事实上,产业转移并非强制性的,而是市场驱动,只有一些关键产业存在国家倾斜布局。

同样,无论是战略腹地,还是产业转移,受益的是整个中西部地区,并非四川、重庆两家,河南、湖北、陕西等地也在其列。

其二,作为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在“陆权复兴”时代抢得先机。

广东是常住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则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虽然上千万人在外打工,但整个省域的人口仍然接近1亿人。

中西部第一大省,终于“翻盘”了-第6张-新闻-青岛传媒有限公司

这一人口规模,与越南一个国家基本相当。1亿人意味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庞大的劳动力供给,这在内需时代和产业转移时代可谓无往而不利。

同时,地处中原,河南的交通优势是中西部省份中数一数二,是大国交通难以绕开的存在。

根据《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这一轮“陆权复兴”的支撑,在于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市市有机场、人工运河等大基建的突飞猛进,加上中欧班列、航空物流枢纽的横空出世,内陆地区一改过去的区位劣势,变身开放前沿。

而河南恰恰是全国首个建成“米”字型高铁枢纽的大省,也是下一个“市市有机场”的有力竞争者,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拿下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的超级定位。

中西部第一大省,终于“翻盘”了-第7张-新闻-青岛传媒有限公司

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人口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是河南最大得基本盘所在。

其三,打破富士康依赖症,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是郑州乃至河南的根本突围之策。

河南是苹果手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手机出口总额占了全省的40%以上,围绕手机而形成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受到苹果手机“去风险”和分散供应链的影响,富士康主导的代工产业开始向外迁移,手机制造和出口自然备受影响。

中西部第一大省,终于“翻盘”了-第8张-新闻-青岛传媒有限公司

因此,作为人口的大省,一直处于“中西部产业大转移”与“全球产业大转移”的拉扯之中。

在《中西部产业转移》一文中,曾用“河南的对手是越南”,“中西部的对手是印度”,来形容这场新的全球产业变局。

即使短期有所辗转,但全球产业大转移是难以避免的大势。

河南必须正视这一问题,打破“富士康依赖症”,打破对于苹果手机代工的单一依赖。

同时,面对中西部产业大转移,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区域经济大洗牌,河南如何抢抓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吸引更多东部企业落户,就成了关键。

守好人口和交通基本盘优势,做强营商环境和治理水平,打破单一产业依赖,培育更多新兴增长极,是河南守住第五大省的必须。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