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挑战也是机遇,ESG赋能中企破浪前行

2024上市公司ESG管理体系大会现场

本报记者李明会 北京报道

9月26日,2024上市公司ESG管理体系大会在京举行。本识咨询董事长兼创始人、GRI授权培训师黄有杰围绕“出海供应链管理中ESG实践”,对话英国标准协会(BSI)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总监杨晓曼、阿联酋中华工商总会会长唐振刚、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高雨与中信特钢可持续发展业务主管许源四位嘉宾,畅聊企业出海面临的ESG挑战、分享成功经验,干货满满。

据悉,本次大会以“聚焦可持续发展实践 打造价值增长新引擎”为主题,由社主办,信公股份协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提供技术支持,Wind ESG与天眼查提供数据支持。

ESG标准多样,挑战与机遇同在

当下,中企出海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热词,市场甚至喊出“不出海,就出局”的口号。在黄有杰看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下,企业出海不仅是市场的拓展,更是责任与担当的跨越。

在供应链ESG管理方面,出海企业面临多重挑战。

作为“写标准”的专家,杨晓曼看到了出海企业在编写ESG报告方面因诸多标准造成的无所适从。

据了解,ESG报告综合考虑环境(E)、社会责任(S)和企业治理(G)三大因素,被称为企业的“第二份财报”。完整的ESG报告包含了披露标准及评级体系,披露标准用于企业揭露ESG相关信息时的准则,而评级体系意味着需要有第三方机构对公司所披露的ESG信息及表现进行打分评级,不同的评级机构也会有不同的评级体系。

杨晓曼表示,目前大家很困惑,作为一个中国企业,我想成为引领世界的企业,我的产品既要卖到欧美国家,又要卖到韩国和日本,我在中国还要拔得头筹,那我写ESG报告参照哪个标准?达到何种程度?颗粒度需要多细?这其实都是挑战。

目前,全球范围内企业引用的主流披露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综合性的披露标准,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理事会(ISSB)、欧盟理事会制定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等为代表。第二类为聚焦气候变化、水资源等领域的披露标准,以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和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等为代表。

与此同时,多项ESG相关的政策还在陆续出台。

面对海外市场持续发布的多项ESG新规则及可持续发展调查,许源直呼“令人头疼”,不过他总结出一个规律,即不要自己完成所有事情。“如果我们进行ESG管理的话,搞供应链、搞采购,不如采购部门,搞销售不如销售部门,搞合规管理不如我们的合规管理部门,他们对各自业务了解最深刻。我们需要构建什么?事实上,我们要构建针对ESG这样一个大方向,使各业务部门能够配合的自驱体系。”

对于出海企业面临的ESG管理挑战,杨晓曼建议,要找专业机构,可以多找几家,先把自己的家底摸清楚。同时,企业应当处理好供应链管理中包括劳工薪酬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做好ESG合规管理体系建设。

ESG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赋能中企破浪前行

随着ESG从选答题变为必答题,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拥抱ESG生态建设,让ESG成为推动企业价值增长的新引擎。

35年前,年轻的唐振刚走出国门,来到阿联酋,从外贸起家,在阿联酋闯出了一片广阔天地。如今,身为阿联酋中华工商总会会长的他意识到,新时代给了海外华侨新的使命和要求,在融入当地社会、适应祖国发展的同时,更要跟上国际ESG管理的新趋势。

唐振刚表示,中国企业出海到阿联酋已有20年。最初大家抱团取暖,做生意没有规范,管理方面相对较浅。如今有了国家队出场,管理、素质和实力都体现出来了,整个市场正日益规范。会上,他邀请更多企业走出国门,并表示阿联酋中华工商总会将为出海企业提供签证、资金资源对接、海外上市等多项支持。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实施ESG管理的重要一环。如何将ESG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提升企业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高雨表示,闻泰科技将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可持续发展上的处理分为三个层面。

她表示,首先是政策和标准的统一。在选择供应商时,必须遵循准入制度,包括对供应商是否符合ISO相关标准的初步审查与筛查、与供应商签订承诺符合相关要求的协议、供应商自评、企业稽查和检查。其次是实现全环节管理。“在全环节管理过程中,与合作伙伴保持持续沟通和反馈,同时客户也对我们有要求和标准,我们的水平也在持续提升,形成良好的正面循环。”

作为中信泰富全资子公司,中信特钢是当前世界上品种规格最全、生产规模最大的特钢企业。许源表示,作为一家特钢企业,中信特钢属于原材料行业,上游企业为公司提供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公司向下游企业售卖钢产品,应用于汽车、建筑、桥梁及风力发电等领域。

“所以在对供应链的ESG管理上,我们从两方面入手。向上,对供应商明确ESG要求,将ESG标准要求融入到对供应商的评审及评价机制中,让供应商对标提升。向下,与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因为我们的特钢产品实质上是一种高端定制化的产品,所以我们可以和客户进行技术合作,根据客户需求定向开发如低碳钢材、绿色建筑用钢等产品。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我们是为整条产业链赋能,用技术去突破现有壁垒。”许源称。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