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哪个更可怕?
当然是通货紧缩更可怕!
首先明确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上升,而不论什么原因;对应的,价格总水平的下降被称为通货紧缩。
这是张维迎在《经济学原理》(2015西北大学出版社)中的观点,相信也会被大部分人接受。
为什么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可怕?
1、起点不同: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如果通胀程度不够,反而会抑制经济发展;更不说真正的通货紧缩了。
2、通货膨胀能够自我调节,而通货紧缩会自我强化,治理难度是前者的若干倍。
凯恩斯主义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常态!通过适量增发货币引起轻度通货膨胀,可以压低市场利率,刺激投资增加扩大就业。就业增加,加上消费利率低,也能刺激消费,使得社会经济实际增长率达到或接近潜在增长率。
这一理论被欧美主要发达国家认同,货币当局普遍将2%作为长期通货膨胀率的管理目标。
一般而言,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负值才是通货紧缩。
不过,还有一种“相对通货紧缩”的概念:指物价水平在零值以上,但低于该国正常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物价水平,通货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
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定义了一种“技术性通货紧缩”:低于1%的通货膨胀率。
以上定义说明,过低的通胀率本身就有害。
通货膨胀怎么治理?
根据成因,通货膨胀可以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两种,或者两者的结合。
虽然成因不同,但加息缩表是常规的治理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民众通胀的预期,避免抢购、增加工资谈判等行为造成物价螺旋式上升。
只要稳定住预期,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市场的调节下,物价就会稳定在一个新的均衡水平。
通胀危害的最高形式是恶性通货膨胀,价格一天一个样,货币成为废纸,还有办法挽救吗?
那就直接使用一种信用度很好的外国货币,例如美元。
目前除了美国,美元还是萨尔瓦多、巴拿马、厄瓜多尔、东帝汶、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基里巴斯和帕劳的法定货币。
当然,这种做法有利有弊,丧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说到底,长期恶性通货膨胀是由货币超发造成的,而使用外国货币就是对超发货币的自我约束。
通货紧缩有以下成因:
1、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使得生产率提高,成本和物价下降,这是良性的。
2、金本位
在金本位制下,货币供应量受到黄金产量限制,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物价也会下降。
19世纪7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经济增速最快的黄金十年,但物价水平却以每年平均1.8%的速度在下降。
因此,通货紧缩未必就是坏事衰退。
不过在大萧条时期,金本位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各国受制于黄金储备,不能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反而为了防止黄金外流,纷纷提高利率,扩大了经济危机。
3、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供需失衡,大量产品积压只能降价出售(运输成本高昂的牛奶只能倒掉),形成通货紧缩。
4、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是另一种形式的经济危机(或者金融危机),即:社会负债率过高,陷入了以债养债的借新还旧模式,一旦通胀恶化而导致央行加息,这些债务就会爆雷。
相比普通的经济危机,债务危机的影响更为深远。
普通经济危机结束后,总需求逐渐恢复,物价回到正常水平。
而债务危机后遗症多多,企业破产倒也一了百了。但没有破产的企业和个人还背负着很重的债务,要用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还债,遏制了消费。
在有的国家和地区,个人也能破产,但有3~5年的信用恢复期。在这段时间里,挣来的钱只能保留很低的基本生活费,其他用来还债,还是遏制了消费。
5、人口负增长
人是社会经济最宝贵的资源,不一定是生产者,但天然就是消费者,人口数量减少必然带来总需求下降。
通货紧缩很容易形成自我强化的循环,特别是债务危机和人口负增长。
债务是要用钱来偿还的,钱越来越贵,没人愿意借钱。
没人愿意借房贷,房子卖给谁?
现代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债务驱动的,用过了头就产生了债务危机;但没有必要的债务驱动,经济就陷入了停滞。
生育孩子也是一种负债,每个月都要支出一笔费用,就像房贷一样。
因此,在通货紧缩的状态下,生育意愿下降得更快,进一步降低社会总需求。
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越是发达经济体,总和生育率越低,欧美国家用移民政策还能缓和一下。
但总和生育率下降是全球性趋势,难以逆转。
人口专家预测:按照目前趋势,全球总和生育率在2030年下降到2.1,低于更替水平。2035年左右下降到2.0,到本世纪末,全球人口达到百亿后将进入负增长。
以上预测还是显得有些乐观,没有考虑到债务的冲击。
以全球273.2%的宏观杠杆率,大概率会发生债务危机,进一步降低总和生育率。
治理恶性通货膨胀,只要你肯付出“硬着陆”代价,总有解决的希望。
但由人口负增长叠加债务危机形成的通货紧缩,目前还看不到什么好办法,可不是货币政策所能解决的!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